&esp;&esp;策论字数大概在千字,江芸芸洋洋洒洒打好草稿。
&esp;&esp;她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晃荡,见识了不少人,一开始在扬州贱价卖蘑菇的母女,被水祸弄得流离失所的百姓,再到南京一手遮天的畸形太监和朝臣关系,到了北京又接触到边境的兵事,等去了江西又感受到浓郁灿烂的教育氛围。
&esp;&esp;今日坐在这里,她才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,早已融入骨血,她本以为自己还未清晰地接触过这个世界,却在今日落笔时猛然回神,原来自己早已在这个世界上,留下微弱的印记。
&esp;&esp;从‘民生以农事为本,因详求水利之法,此诚重农之至意’的农业到‘闾阎之困,由制度不明,富者欲过,贫者欲及,为官者不思为民’的吏治,再到‘兵以威天下,亦以安天下,国以得人心为主’的兵事。
&esp;&esp;江芸芸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页,等到最后又话锋一转——
&esp;&esp;由是以利民而谷无不丰,以课官而官无不职,以治兵而兵无不精,以励学而士林作贞之气,则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基此矣,此皆自强之计,人所共知,特误于臣奉行之不力,惟陛下怀必行之志,操必行之法,悬必行之赏,故转祸为福,转败为功,机实将于是乎在矣。
&esp;&esp;她写好这片策论草稿才刚过了半个时辰,在大部分人还在抓耳挠腮,苦思冥想时,江芸芸已经开始重新研磨,准备誊写。
&esp;&esp;李东阳在无人注意时,悄悄紧盯着自家小师弟,脸色格外严肃。
&esp;&esp;——怎么写的这么快!
&esp;&esp;——是不会写吗!
&esp;&esp;——还是写的超级好!
&esp;&esp;其实注意到江芸芸情况的人不少,许是没想到写得这么快,朝堂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动静。
&esp;&esp;江芸芸坐在外面一心一意抄写卷子,誊抄的过程是中不能写错一个字的,这个时代考试的卷面分可太重要的,而且在抄写的途中还要把涉及到的避讳完美避开,听说之前顾清就是因为没有避讳,又不能涂改,只能硬着头皮交上去,这才成了二甲第一,所以江芸芸在每次的抄写中都格外注意这件事情。
&esp;&esp;她花了两炷香多的时间,才把文章仔仔细细誊抄到白纸上,然后悄悄抬头看了一眼。
&esp;&esp;不错,第一个写好的。
&esp;&esp;她暗自夸了夸自己。
&esp;&esp;“真是信誓旦旦啊。”朱祐樘也早已注意到他了,见他坐在座子上发呆,便笑说着。
&esp;&esp;众人神色一怔,更多人看向江芸芸的方向。
&esp;&esp;萧敬眼皮子一动,随后上前一步,用高亢但又不尖锐的声音说道:“考时过半,可以交卷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百无聊赖地抬起头来,冷不丁和殿内不少人的视线对上了,数目相对,大家火速移开视线,一时间气氛格外尴尬。
&esp;&esp;——哎,这是怎么了!
&esp;&esp;萧敬看着台阶下懵懵懂懂的小会元,心急如焚。
&esp;&esp;——这小会元平日里不是很机灵吗?今日怎么呆呆的。
&esp;&esp;幸好在此刻,有人也准备交卷了,江芸芸也跟着站起来跟在他身后,规规矩矩交了卷子。
&esp;&esp;“考好的人,跟着右手边的旗手卫走。”小黄门低声说道。
&esp;&esp;江芸芸点头致谢,然后果断找了个看上去好说话的人,对着他灿烂笑了笑。
&esp;&esp;如今武将的地位可不高,那个读书人见了练武的人那个不是下巴高抬,还未见过态度这么好的,那个侍卫也是一愣,随后低头说道:“会元这边请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跟着人走了。
&esp;&esp;等人走远了,萧敬笑说着:“这几位学子可真是才高八斗,文如泉涌,想来文章也是锦绣渊博。”
&esp;&esp;殿试读卷官徐溥徐首辅闻弦知雅意,立马说道:“能为陛下献策是他们毕生所望,只怕这些都是一得之见。”
&esp;&esp;萧敬笑说着:“徐首辅过谦了,这些可都是进士啊,便是再不好得了您的调教,哪个不能是栋梁之才。”
&esp;&esp;徐溥连说不敢,又道:“本届会元年少成名,深受皇恩沐泽,若是陛下不嫌少年才疏,只管处置。”
&esp;&esp;萧敬满意点头。
&esp;&esp;一侧的小太监立马激灵地抽出江芸芸的卷子递了过去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