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瞪口呆地指着天上飞着的大鸟:“看,天降祥瑞!”
&esp;&esp;这话就连吴英听了也不免觉得可笑。
&esp;&esp;哪里是天降祥瑞,天降煞星还差不多吧。
&esp;&esp;第162章
&esp;&esp;赵国王宫内。
&esp;&esp;赵王本在玩赏一柄周边小国进贡的宝剑, 忽有内侍来报:“王上,有传闻说始宁周边近日鼠患频繁,百姓相继染病, 听民间医者上报应当是鼠疫,但是比以往的鼠疫发病更迅速,病情也更凶险。”
&esp;&esp;宝剑剑锋上的寒芒映照在赵王脸上, 她松开右手,剑“锵”的一声落回剑鞘。
&esp;&esp;“又是鼠疫?”赵王单手提着剑缓缓转身, 语气中透着难以言明的意味,“叫岐黄院分出至少十位医者去民间看诊, 根据症状拟药方,若止不了瘟疫,那回禀时人不用来了, 把头拿来就行。”
&esp;&esp;“是。”内侍听了这话习以为常, 眉毛都没跳动一下。
&esp;&esp;“宫内宫外,进出人员严加看管, 按照以往发瘟疫时的应对, 令百姓焚烧草药,防止疫病蔓延。”赵王有条不紊地吩咐下去,“把左相右相、岐黄院院首叫来王宫。”
&esp;&esp;“是,属下这就去传令。”
&esp;&esp;内侍正欲退出宫殿, 忽然听到赵王一句:“慢着。”
&esp;&esp;内侍抬头,见赵王目露深思,嗓音低沉道:“每隔几年便发鼠疫,弱我国力, 亡我百姓……从前不知道妖魔作乱也就罢了,如今已知世上有妖, 焉知鼠疫不是鼠妖在我赵国为非作歹?否则为何瘟疫屡屡不止,药方年年研制,药力总是刚开始好用,后面就没用了?”
&esp;&esp;内侍不敢随意答话,但觉得赵王的猜测确有道理,便谨慎道:“王上所言不无可能,鼠疫之事确实蹊跷,可是否是妖邪所为,属下不敢妄言……”
&esp;&esp;“再传一令,让司灵即刻入宫。”赵王手指抵在了剑柄上。
&esp;&esp;自从宿阳的消息传来,原本闲出屁的司灵一部总算被委派了差事,在赵王的命令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搜妖行动。
&esp;&esp;但是一无所获。
&esp;&esp;司灵一部曾被赵国一度裁撤,因为这实在是个闲职,世上无妖,那还要灵官干什么?不裁撤反倒养了一群蛀虫,食俸禄而无所为。
&esp;&esp;直到赵王赵长绮登位,说这辈子没见过妖,真想知道妖到底长什么样,于是复了司灵官职,外派司灵及其手下灵官,让他们全国各地漫山遍野地寻妖。
&esp;&esp;寻了数年,当然是什么都没找到,众臣只当赵王是在找乐子,反正她一向很会找乐子,便随她去了。
&esp;&esp;内侍领命退出宫殿传信去了,踏出宫殿的一瞬,他内心忽然产生一个念头:“赵王一向随性,复司灵一职虽是误打误撞,可在这时的确派上了大用。若是真的查出了什么,朝会上众多大臣也会夸王上深谋远虑,令史官在其功绩上大书特书……”
&esp;&esp;他正走着,恰好与一身穿官服的大臣擦肩而过,此人官服眼熟,定睛一看,居然正是司灵韩卢韩大人!
&esp;&esp;韩卢眉头紧锁,直愣愣往前走,内侍忙叫住他道:“韩大人留步,王上正有要事要与您商议。”
&esp;&esp;韩卢闻之略一点头:“我也有事向王上禀报。不知王上找我所为何事?大人能否告知一二。”
&esp;&esp;“与鼠疫有关。”内侍言简意赅。
&esp;&esp;二人没有寒暄,各自匆匆离去。
&esp;&esp;韩卢经通报后进入政殿,一见赵王便面目严肃,跪下请罪:“王上,近日寻妖罗盘异常转动,臣以为是损坏便拿去修理,但是罗盘仍然转动不止。臣命手下灵官手执罗盘探查,发现罗盘转动是因为城外鼠患频发之地的老鼠竟沾染微末妖气,至于大妖在何方,尚且不知……臣大意失职,未能第一时间警觉,险些酿成大错,请王上责罚!”
&esp;&esp;“转动不止,为什么不立刻探查?”赵王脸色一寒。
&esp;&esp;“因罗盘不是指向一方,而是朝四面八方无序转动,臣愚钝,以为就算有妖也不可能数量如此之巨。”韩卢额头冷汗津津,把身体伏跪得更低。
&esp;&esp;赵王盯着韩卢看了半晌,眼中思绪翻腾,神色恢复平静。
&esp;&esp;“罚了你,谁替本王搜捕作乱的妖?幸而发现得不算晚,本王命你即刻带灵官和侍卫巡查各地,务必要将妖孽寻出就地格杀。此事办不好,你便提头来见。”
&esp;&esp;“臣定不
好版主